11月14日在于廣州舉辦的“第十三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上,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曉輝表示,隨著中美兩國貿易摩擦的發展和延續,全球大豆價格水平受到巨大影響,未來中國、美國以及世界貿易格局和大豆貿易格局,是一個重建平衡,重建價格均衡點的過程。在此方面,市場不需要過多憂慮,因為大豆市場重建供需平衡,重建均衡價值是市場各方的共識。未來市場需要為當前困難、風險做好預期,做好準備,適應市場的發展變化。
在題為“國內油脂油料市場的幾個問題”的演講中,王曉輝表示,一是我國國內糧食供給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格局沒有改變,以玉米市場來說,今年以來我國玉米現貨成交量突破1億噸關口,現實市場供需購銷兩旺,但實際上這些成交里面有5000萬噸的數量進入了國家儲備系統,也即是納入國家2018/2019年度的玉米年度庫存里面,并沒有實際進入市場,所以玉米的高額成家量并不是市場真實需求,玉米市場仍處于去庫存的供大于求局面;二是中央政府重視糧食生產的方針政策沒有改變,今年我國對國家機構進行了重大改革,從制度層面來看,國家對于糧食的生產、流通、貿易、儲備的重視程度一直在加強,而不是在削弱;三是推進改革開放利用兩個市場的政策沒有改變,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明確表示,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而不會關閉。并且中國也需要更多的大豆、更多的油脂來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所以中國將會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四是中國堅定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立場不會改變,今年4月份以來,中美貿易沖突不斷發展,中美兩國就不斷的解決貿易摩擦,闡明自己的觀點和立場,這個方面中國的立場是予以貫徹沒有改變。
對于油脂油料市場,王曉輝認為,國際環境變化既是挑戰更是機遇。2003年至2005年,中國大豆產業面臨國際市場大豆大起大落的價格走勢,很多企業在市場價格波動中消失了,但同時,中國大豆產業也通過大豆價格的劇烈波動學會了利用期貨市場實現風險管理,中國期貨市場在豆粕、豆油、棕櫚油等品種也先后上市交易,為國內產業提供了風險管理工具。2008年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爆發,但中國大豆壓榨行業經受住了市場價格的沖擊,通過期貨市場實現了價格風險管理,像九三集團等國內大豆壓榨企業年壓榨量已經達到1200萬噸,成長為我國油脂油料行業的龍頭企業。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顯現,全球經濟動蕩格局不斷發展,在8月11日,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先生強調我國會開放,愿意開放,而且有能力應對變化。其中提到一是要拓展進口;二是調整我國市場的用糧習慣;三是加大油脂的進口數量;四是要完善我國國產大豆扶持政策。所以我國大豆產業已經從各個方面做好了應對危機的對策,做好了準備,市場當前也已經給予了價格重新定價和定位,未來大豆市場重建供需平衡,重建均衡價值已經成為市場各方的共識。未來市場需要為當前困難、風險做好預期,做好準備,適應市場的發展變化。
以下為演講實錄:
王曉輝:對大連商品交易所這個平臺,我還是一如既往的激動。兩個月前,在大連的香格里拉酒店召開了玉米市場隆重的大會,在會議上,也是對于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國內、國際玉米的形勢做了非常多、非常精彩的研判。今年在這里,我們召開油脂油料方面的研討會,這也是我們業界的一個盛會。所以我能參加這個活動,我感覺到非常榮幸。但是在這里也想跟大家說一聲抱歉。我從1997年參加工作到信息中心從事市場研究,更多的時間是放在了玉米這個品種上,先后做了玉米、大豆、小麥、稻谷、油脂油料等研究,玉米和大豆這兩個品種是我關注程度較高的,但是和在座的各位企業家朋友和行業專家相比,我更多要擺學習者的位置上。
剛才興慶部長跟大家解讀了當前中國糧食安全戰略和對糧油產業的重點問題。我想就更多影響我們國內大豆油脂油料以及其他商品的大環境談一些我個人很膚淺的感受。9月份大連商品交易所的玉米大會上,我在演講的時候,第一個主題我講的就是當前國內糧食供大于求的基本形式或者聚焦在玉米這個重點品類上,玉米供大于求沒有發生改變,仍然是屬于供大于求,或者是仍然是嚴重的供大于求,但是改變的是什么?改變的是市場的心態。
一.國內糧食供給供大于求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
特別是在今年4月份中美貿易出現了摩擦,而且這個摩擦沒有像起初的市場內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情況下,這種市場的交易預期,對于中國糧食的糧食交易預期愈演愈烈,所以今天在油脂油料這個會議上,我仍然想以這個主題切入。仍然想跟大家講的是盡管出現了包括中美貿易摩擦在內的諸多不確定和不利的因素影響。但是國內供大于求的這個基本態勢是沒有改變的,改變的仍然是我們這種交易的心態。
我們可以找一些例子來證明,我們為什么說供大于求的形勢沒有改變?比如說玉米,我們看到,今年中國玉米交易已經超過了1億噸,今年年初的時候有人預測會達到這樣的水平,但是更多的人認為是達不到這樣的水平。達到以后大家就馬上把它解讀為這么大的成交量一定意味著有一個跟它相近的缺口,可是我們需要給大家不斷強調的就是,成交量不等于供需的缺口。
按照我們的測算,將近5千萬以上的成糧進入了新一年,2018年、2019年這個年度以后,成糧進入結轉庫存的數量要遠遠超過上一年度?,F在自媒體非常發達,我的辦公室里面,有很多很年輕的分析員給我拿出手機說主任,你看,抖音和快手天天都在播報玉米價格在暴漲了,還會再漲,現在不是高點,高點在明年。這樣集體性的宣傳對于農民的售糧和集體的關注,會使我們的供需關系和價格被嚴重扭曲。
再看我們的小麥,今年對于小麥減產的關注度也是非常非常高。有很多機構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定期發布的五日收購進度來做研發的依據。同時根據收購凈度同比減少2000萬噸來推測糧食的減產數量。今年小麥的數量減產到底是多少?1500萬噸還是2000萬噸?我在很多場合都說供給需求決定價格,這個基本規律不會發生改變。如果你想去看,我們的小麥會不會因為出現了減產?甚至是大幅度的像一些機構預測的那樣大的減產?你看看它的價格表現。如果有這樣大幅度的減產的話,我們小麥的價格現在難道還會保持目前這樣一個很穩定的水平嗎?
還有就是我們的稻谷,稻谷和小麥、玉米的去庫存,這些品種都要逐漸的走這樣一條道路。玉米今年連續兩年去庫存以后壓力已經小了。但是我們的稻谷的庫存仍然是非常非常之大。所以我們說,國內供大于求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但是改變的是我們心態,我們現在交易的不是供需關系的實際情況,而交易的是一種預期,甚至是一種焦慮的預期。
二.中央政府重視糧食生產的方針政策沒有改變
舉個簡單的例子,今年中央對機構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國家糧食局,也就是我所在的單位,在新的機構改革完成以后,新組建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我經常用一句我玩笑的話來講我們現在的變化?,F在基本上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所關注的品種已經囊括了期貨市場所有的品種,糧棉、油糖、原油、貴金屬等等,所以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到,我們對于糧食的生產、流通、貿易、儲備的重視程度是在加強,而不是在削弱。
三.推進改革開放利用兩個市場的政策沒有改變
前不久在上海召開了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貿易博覽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發表了重要的講話,也是一個激情洋溢的講話。里面有一句話,在媒體上被廣泛的引用,非常動情,講得是:“大海依舊在那,中國永遠在這,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而不會關閉。”在這個會議上再一次向世界宣誓,中國改革開放的立場。剛才葉部長在他的講話中也講到了中國糧食的問題,中國糧食的供給、需求、進口等問題。今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紀念年,各種活動都在陸續的推出,我們中國需要大豆,我們需要進口大豆,我們歡迎世界上愿意給中國提供大豆的那些國家,我們的大門是敞開的。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進建設開放型的市場經濟的角度也不會停滯。
四.中國堅定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立場不會改變今年4月份,中美貿易沖突以來,中美兩國不斷的就如何解決貿易摩擦,闡明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在這個方面中國的立場是予以貫徹沒有改變的,反觀對方立場、觀點不斷調整。前一段時間和幾個企業的老總在一起討論市場,大家很無奈的講,說現在我們已經不用去看基本面了,我們現在關注的是推特,推特發出以后我們基本面就出來了,我們研究基本面不如研究推特,非常幽默非常無奈,但也非?,F實。在今年8月份,我們發布了中美貿易摩擦的事實與中國的立場白皮書,再一次向世界宣布我們在這個問題的立場,大門永遠敞開,但是核心利益不能放棄。
第二部分,國際環境變化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今年是過去幾十年以來,中國大豆市場面臨重要挑戰的一年。但是我們在分析這個困難的時候也不要忘記,中國的發展歷史,過去改革四十年來的中國經濟增長的歷史,我們從來不缺少困難和挑戰。困難和挑戰用好了就是發展和機遇,我們可以數一數,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面,我們應對的挑戰和挑戰帶來給我們的發展和機遇。我剛才給大家報告我是1997年參加工作,到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在我到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工作的第一個月,我的一個已經退休的老領導,給我推薦了一本書就是美國學者萊斯特.布朗在《世界觀察》雜志上發表《誰來養活中國?》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認為一方面隨著中國人口的增加和消費結構的變化,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推進,中國在2030年糧食供應將比1994年減少20%,中國將面臨巨大的糧食缺口,到時中國不能養活自己,要使自己的生活質量一年比一年提高。中國的人口會除了消費本國的糧食,未來中國必須要大量進口才能滿足中國的消費。但是世界難以提供中國的進口需求,中國會使世界出現糧食短缺。
那么,這個問題提出來以后,國際輿論嘩然,但是我們的政府,抓住了這個挑戰,用好了這個機遇,在葉部長剛才的講話當中就講到了1996年我們發布了《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1996年以后中國的糧食產量進入了快速增長的通道。1998年的時候我們的糧食就已經提前突破了5億噸的產量值。
1997年大旱和大洪水,中國的糧食產量超過5億噸,那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時期,在以后我們的糧食開始多了怎么辦?我們開始退耕還林,還草、還湖,我們開始調整價格,這個時間一直持續到2003年。2003年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改變中國大豆格局的事件,在座一些年紀大一點的人都親身經歷了那個事件,年輕的同志可以通過百度去搜索那個事件,就是我們通常表述為大豆風波的事件。2003年8月份到2014年的一季度,短短幾個月的時候,美國的大豆從540美分漲價達到了1000美分以上,中國的大豆采購價格成本從人民幣2300元漲到了4000元以上。前面快速上漲,后面急劇下跌。在那一次的大豆風波當中,我們非常多的民營企業嚴重受傷。那一次教訓教育我們怎么樣來面對風險呢?我們更多的企業開始進入期貨市場,開始應用期貨這個工具來規避風險。我很清楚的記得,在風波出現之前,有一個民營企業家做大豆加工的,他跟我說你看我的這個工廠,當年設計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收回投資。后來這個企業在大豆風波中消失了。為什么會消失了?因為資金鏈斷裂了,為什么斷裂?因為沒有用期貨的避險性。所以2003年那一次的大豆風波,我們遭遇了,但是我們也開始抓住發展的機遇。我們開始廣泛的應用期貨的風險回避工具。
現在,沒有哪個油脂加工企業說我不看期貨市場,我不參與期貨保值,如果有的話,那你不要和他做任何的生意。所以我們說,這一次的風險,這一次的挑戰帶給我們中國油脂行業一次大發展。還有,我們需要再講的就是2007年,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前,我們又出現了一次挑戰,同時也是一次機遇。在2003年到2008年這個期間,中國的經濟,世界的經濟高速增長,那個期間大豆的供給也面臨著緊張。當時國家進行油脂拍賣,通過投放油脂的方式來指引市場的油價,當是拿出30萬噸、50萬噸,猶如一朵浪花進入大海沒有看到什么反應。在那一刻,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要加強我們內資企業的加工能力建設。在2008年,國家發改委組織起草發布了促進大豆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大連商品交易所也參與了這一項研究的工作。2008年以后,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局面?看到的是一大批內資油脂加工企業,成長起來,強大起來。在這個市場上話語權、主導權,建立起來。
昨天,我看到,九三集團發布了宣傳資料片,很自豪的講到,九三集團每年油脂加工能力已經達到1200萬噸,這樣一個企業在國內,不止一家。因此,我們說,國際市場變化對于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是挑戰、是困難,更是發展的機遇,風險和機遇永遠都是并存的。從來就不存在著天上掉餡兒餅的事情。天上不會掉餡兒餅,我們需要擼起袖子加油干!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中國大豆壓榨企業的發布圖,我們現在可以很自豪的講,我們的加工已經可以應對我們國內的需求。2018年是一個值得記住的年份。十年前2008年金融危機,2018年中美貿易問題引發全球的關注。我們現在是需要去關注中美貿易對我們的影響,我們怎樣來消除影響?把這種困難變成我們發展的機遇。在今年8月11日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先生強調我們會開放,我們愿意開放,而且我們有能力應對變化。一是要拓展進口;二是調整我們的用糧習慣;三是加大油脂的進口數量;四是要完善我們的大豆扶持政策。所以今年大家可以看到大豆的國產產量是在提高的。我們的飼料企業是在積極應對這種市場的變化的。而美國,也在承受著由于貿易摩擦所帶來的這種價格的下跌。從10元錢到8.1元錢,我們可以這樣講,對于價格的波動,在4月份開始出現貿易摩擦以后,從投資者到研究機構到企業到有關部門都是有預期,有預案,有手段的?,F在我們看期貨的價格,1901,高3400以上,低3100這個價格的波動,價格的上漲,都是在預期之中的。供給的缺口是有手段彌補的。如果在4月份的時候,大家在談論中美貿易摩擦未來發展趨勢的時候,可能更多人都會認為很樂觀,沒有問題。但是經過了半年以后,當大家再一次談論中美貿易摩擦的時候更多是謹慎樂觀,或者說這個問題我已經有答案了,有判斷了,有準備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了預期,市場就在交易的預期,現在市場已經充分交易了這種預期,如果說4月份的時候你講今年的四季度和一季度大豆供應有缺口,大家就會說你判斷得很先知先覺,現在你還說我認為四季度如何如何!一季度怎么樣,你就是在老調重彈了,為什么?因為這個判斷已經是半年以前的事情。我和很多的飼料企業、養殖企業在交流溝通的時候,我都會問他們,你怎么來應對未來可能會出現的缺口?他們都說,我已經做好了這方面的準備。未來中國、美國、世界的貿易格局和大豆的貿易格局,大豆的價格水平,是一個重建平衡,重建價格均衡點的過程。在這個方面,不需要過多的憂慮。重建供需平衡,重建均衡價值,這是一個大勢一個共識。在未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把當前的困難、風險做好預期,做好準備以后,就從容的去應對。
在今年,包括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在多個場合都在講,我們要做好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做好。我想其中從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角度來講,我們更多的就是要發布相關的行業、生產、消費、貿易、價格等相關信息。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要做的就是為行業提供好的信息服務。我們一直在講,信息是什么?信息是資源,信息是價值,信息是渠道,信息是平臺。今天大連商品交易所提供這樣的一個平臺,讓大家來交易,我也特別的希望大家能夠用好這個平臺。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但是2018年也注定是那些能夠抓住這次機會,創造輝煌的一年!希望在座的各位,都是屬于那個能抓住這次機遇,能創造新一次輝煌的那個人。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銷售電話: 胡鵬 18033519210 宋超 18033519207 劉志紅 18033519201 鴻瑞科技 18033519211
齊輝 18033519202
售后服務工程師:王振中 18033519203 Email:qhdhrkj@163.com
地址:遼寧省葫蘆島市東戴河新區觀前街13號? 冀ICP備10006177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唐山

